首页 >> 甄选问答 >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的于(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

2023-05-30 04:39:48

问题描述: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的于(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急!求解答,求不沉贴!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3-05-30 04:39:48

您好,今天蔡哥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的于,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意思是: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2、出处:《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白话译文: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

6、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7、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 什么 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8、此文出自战国时期·荀子所写的《劝学》扩展资料作品赏析:《劝学》在写作上的一大特色是通过比喻阐述道理、证明论点。

9、全文除少数地方直接说明道理外,几乎都是比喻。

10、文中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

11、有时作品集中了好些并列的比喻,从同一角度反复地说明问题。

12、这种手法,在修辞上叫做“博喻”。

13、文中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

14、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15、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

16、例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

17、作者简介: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18、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19、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

20、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