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蔡哥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列子说符篇,列子说符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原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君。
2、宋元君召而使见其技,兰子以双技长倍其身,接其胫,并趋并驰,又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
3、元君大惊,立赐金帛。
4、又有兰子又能燕戏者,闻之,复以干元君。
5、元君大怒曰:“昔有异技干寡人者,技无庸,适值寡人有欢心,故赐帛。
6、彼必闻此而进,复望吾赏。
7、”拘而拟戮之,经月乃放。
8、翻译:宋国有一个走江湖卖艺的兰子,凭着他所怀有的特技求见宋王宋元君,以期获得宋元君的重用。
9、宋元君接见了他,并让他当众表演身手。
10、只见这个兰子用两根比身体长一倍的木棍绑在小腿上,边走边跑,同时手里还耍弄着7把宝剑。
11、他一边用右手接连地向空中抛出宝剑,一边用左手精确无误地往接不竭着落的剑。
12、7把亮堂堂的宝剑在他手上从左到右有条不紊地轮流而过,而空中则总有5把宝剑像一个循环的光圈那样飘然飘动。
13、宋元君看了这使人目炫狼籍的特技,很是受惊,他连声喝采道:“妙!妙!”旁边围不雅的人也无不鼓掌叫尽。
14、宋元君十分隔心,顿时叫人犒赏给这个卖艺人金银财宝。
15、不久,又有一个会耍“燕戏”的兰子,传闻了宋元君犒赏耍剑艺人金银的事,便前往求见宋元君。
16、这一回,宋元君却不单毫无乐趣,并且盛怒说:“先前有特技的人来求见我,正好碰上我表情好,固然他的身手毫无用途,可是我依然赏了他金银财宝。
17、今天这个兰子必然是传闻了那件事才来求我看他表演的。
18、这不明明是为贪财而献技、但愿向我讨赏的吗?这类人其实可气!”因而宋元君命人把阿谁会“燕戏”的兰子抓了起来。
19、宋元君原本筹算杀了阿谁人,后来又感觉他并没有甚么大的罪恶,只把他关了一个月就放了。
20、一个只凭自己的喜怒来决定人的价值的昏君,在处理国家大事上必定是没有原则的。
21、如果凭一件偶然的事情,就以为他“识才”,那也是愚蠢的。
22、扩展资料:《列子》以《天瑞》始,以《说符》终,终始相应,相得益彰。
23、“天瑞”讲天道,“说符”讲人道。
24、天道、人道自有其规律,天道主宰人道,人道受天道约束,天道无所不在,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也存在于人道之中。
25、人道就是人的心要合于天道,违背天道自然规律的主观意志必然失败、灭亡。
26、符就是讲人的主观意志要符合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27、本篇的中心思想就是讲“心合于道”,这也是《列子》全书的指导思想。
28、本篇提出“心合于道”就是在纷纭的万事万象中做到见微知著。
29、知其变化之由,明善恶之归宿,察祸福之所倚,才能做到“心合于道”,遇事应对自如。
30、“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31、“关于“心合于道”与“智巧”的关系,本篇也有明确的说明。
32、首先提出用智必须避免骄盛,不必“处先”,而应“持后”,以退让求平安。
33、“河粱济水”、“詹何政治”、“寝丘之封”、“腐鼠之祸”讲的就是不逞私、不骄盛、持退让的道理。
34、对于心术不正的智巧,《列子》持否定态度,“郄雍视盗”、“白公问孔”、“齐人盗舍”、“人有枯梧树者”等故事,表明了对智巧的排斥。
35、这里并不一概反对用智,而是主张用智必须符合规律、把握机会。
36、“施氏二子与孟氏二子”、“宋国子兰”、“牛缺”等故事讲的就是用智机会恰当就成功,违反客观规律就招来灾难。
37、此外如“爰旌目拒食”、“不死之道”、“疑人窃斧”等故事讲述了名实关系,强调求诚务实,反对贪求虚名,反对主观主义,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心合于道”的必要性。
3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列子·说符篇。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