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非金属性与酸性的关系(非金属性越强酸性越强)

2024-01-31 13:30:38

问题描述:

非金属性与酸性的关系(非金属性越强酸性越强),求解答求解答,重要的事说两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4-01-31 13:30:38

您好,今日明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非金属性与酸性的关系,非金属性越强酸性越强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金属性越强碱性越强。

2、金属性越强,那么失去电子的趋势越强,那么在熔融状态下导电的能力就越强,所以这个时候氢氧化物电离出氢氧根的趋势也就越大,所以碱性也就越大。

3、金属性越强,元素最高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如Na,Mg,Al三者的金属性依次减弱,NaOH,Mg(OH)2,Al(OH)3三者的碱性依次减弱。

4、扩展资料:金属性是指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失去电子的能力。

5、失电子能力越强的粒子所属的元素金属性就越强;反之越弱,而其非金属性就越强。

6、金属性常表示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的倾向;元素的非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

7、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是一个看似简单,却有着许多内容值得深思的知识点。

8、金属性与非金属性讨论的对象是元素,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而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具体表现为该元素单质或特定化合物的性质,学生学习过程中,极易混淆。

9、元素的金属性是指金属元素的原子失电子的能力。

10、高中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把金属性、非金属性与还原性、氧化性混淆。

11、其实,它们的区别在于所指的对象不同,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指的对象是元素,还原性和氧化性指的对象是物质。

12、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它的单质的还原性越强。

13、对于主族元素来说,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电荷数逐渐增大,而电子层数却没有变化,因此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随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降低,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而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14、例如:对于第三周期元素的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Cl>S>P>Si。

15、同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逐渐增大,原子半径明显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小,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所以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16、例如:第一主族元素的金属性HCl>Br>I。

17、综合以上两种情况,可以作出简明的结论:在元素周期表中,越向左、下方,元素金属性越强,金属性最强的金属是Fr;越向右、上方,元素的非金属越强,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

18、例如:金属性K>Na>Mg,非金属性O>S>P。

19、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金属性。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