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石刻佛像。它依凌云山的红色砂岩峭壁而建,面对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的交汇处。这座伟大的工程始于唐朝开元元年(公元713年),由海通禅师发起,旨在镇压这一带频繁发生的水患。
海通禅师起初募集了大量资金用于修建大佛,但不幸的是,在工程初期他就去世了。之后,他的弟子们继续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工程一度中断。直到贞元九年(公元803年),在历经约90年的漫长岁月后,乐山大佛终于竣工,成为了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杰作之一。
乐山大佛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整座佛像比例匀称,神态庄严,充分展现了唐代雕塑艺术的精湛技艺。佛像坐东朝西,双手抚膝正襟危坐,体态自然,表情宁静,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佛像的发髻、眉眼、鼻唇等细节处理得十分精致,充分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匠心。
乐山大佛不仅是一座佛教艺术瑰宝,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它见证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勤劳智慧,展示了我国古代建筑技术的卓越成就。如今,乐山大佛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成为乐山乃至四川的一张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