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于鸿毛”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列女传》,原句是“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富贵寿善,皆命也,非人之所能为也。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祸福无门,惟人所召。慎言谨行,可以远害全身;轻于鸿毛者,犹有所成。”
在古代汉语中,“鸿”指的是大雁。鸿毛,即大雁的羽毛。由于大雁体型较大,其羽毛相对于其他鸟类来说自然要重一些,但在这里“轻于鸿毛”并不是指羽毛的实际重量,而是形容某件事情或某种价值非常轻微,几乎不值一提。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能够谨慎言行,避免灾祸,那么即使他的成就微不足道,像大雁的羽毛一样轻,也总比无所作为要好。这体现了古人对于生活态度的一种智慧,告诫人们不要因为目标太小而放弃努力,任何一点进步都是值得肯定的。
所以,“轻于鸿毛”的“毛”,实际上是指大雁的羽毛,并且这一成语用来比喻事物的价值或意义极其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