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原名胤禛,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在康熙帝的儿子中排行老三。在古代中国,皇子被称为“阿哥”,所以雍正也可以称为“三阿哥”。他于1722年至1735年在位,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
胤禛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熟读儒家经典,擅长书法和诗词。他性格沉稳,处事果断,深得康熙帝的信任。在康熙帝晚年时,诸皇子为争夺皇位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胤禛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手腕,最终在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被立为皇太子,次年即位,改年号为雍正,开始了他的统治。
雍正在位期间,继续推行康熙帝的一些政策,同时进行了一些改革,如整顿吏治、发展经济、加强中央集权等,使清朝国力进一步增强。尽管他在位时间不长,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