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知识 > 正文

关于体的成语

来源:网易  编辑:房贞秀综合知识2025-03-01 13:11:43

“体”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它不仅指人的身体,还泛指事物的整体、本体、体制等。围绕“体”字的成语,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下面我们就来探讨几个与“体”相关的成语。

一、身体力行

“身体力行”出自《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为亲自实践,亲身经历。这个成语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亲身去做,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

二、体无完肤

“体无完肤”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子反曰:‘先大夫之覆车,罪人之败类也。今臣子反,敢不承命,以救其败?’王曰:‘子反!吾闻之,善战者服上刑,而况败军之将乎?’子反对曰:‘臣闻之,国君好仁,无敌于天下;好勇,而不能改过者,虽有万乘之国,不足以为安。’王曰:‘子反!汝体无完肤矣。’”原意是指身上没有一块完整的皮肤,比喻受到极大的摧残或打击。现在多用来形容遭受严重损失或失败。

三、体恤入微

“体恤入微”出自《晋书·谢安传》:“安少有盛名,时多爱慕。安本能骑射,而尝有所至,必于山川风土,无不经览,体恤入微,故能得众心。”意思是说关心他人细致入微,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对他人的关怀和理解,是一种高尚的情操。

四、体大思精

“体大思精”出自《后汉书·班固传》:“固性宽和,不好争竞,常从容自守,不为外物所动。尝著论曰:‘夫体大思精,非一时之务也。’”形容文章或著作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这个成语用于评价文学作品或学术研究,意味着其内容广泛且深邃。

这些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人对于“体”的深刻理解和运用,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重视实践、关爱他人以及追求卓越的思想精髓。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