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知识 > 正文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分录

来源:网易  编辑:顾振政综合知识2025-03-03 17:08:25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是企业在财务报告中反映存货价值的一种方式,主要目的是确保企业的财务报表能够真实、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当企业的存货由于各种原因(如市场需求下降、技术更新换代等)导致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成本时,就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

1. 确认跌价损失

企业需要定期(通常为每个会计期末)对存货进行检查,评估存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如果发现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账面成本,则需要确认相应的跌价损失。

2. 会计分录

在确认了跌价损失后,企业应编制会计分录来记录这一事项。假设某企业有一批存货的账面成本为100,000元,而其可变现净值仅为80,000元,那么该企业需要计提20,000元的存货跌价准备。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 存货跌价准备 20,000元

贷:存货跌价准备 20,000元

这里,“资产减值损失”是一个损益类科目,用于记录因资产价值下降而产生的损失;“存货跌价准备”是一个备抵类科目,用于抵减存货的账面价值。

3. 后续处理

在后续期间内,如果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有所回升,企业可以转回部分或全部已计提的跌价准备,但转回的金额不能超过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总额。此时,会计分录为:

借:存货跌价准备 10,000元

贷:资产减值损失 - 存货跌价准备 10,000元

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企业的财务报表能够真实反映其资产的价值,避免高估资产价值带来的误导。

总之,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有助于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增强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信心。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