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是中国唐朝第七位皇帝,在位时间为712年至756年。他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母亲是窦德妃。唐玄宗在位前期,政治清明,励精图治,重视官员选拔和任用,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这一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他重视农业生产,鼓励垦荒,兴修水利,减轻赋税,发展教育,编纂《唐六典》等重要文献,使得唐朝国力达到顶峰。
然而,到了晚年,唐玄宗沉迷于享乐,宠爱杨贵妃,重用宦官高力士等人,导致朝政日益腐败,最终引发了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这场动乱不仅对唐朝造成了巨大破坏,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公元756年,安禄山叛军攻入长安,唐玄宗被迫出逃至四川,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称帝,是为唐肃宗,尊唐玄宗为太上皇。次年,唐玄宗病逝于成都,享年七十八岁。
唐玄宗的一生充满了起伏与波折,他的统治既展现了唐朝最辉煌的一面,也预示了帝国走向衰落的命运。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君主,唐玄宗的事迹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