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时田园杂兴》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组描写田园生活的诗篇。这些诗通过对乡村四季劳作与自然风光的描绘,展现了农村生活的质朴与宁静,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春天,万物复苏,农民们开始忙碌起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这首诗中提到,白天在田间耕种,夜晚则忙着纺线织布,男女老少都参与到农业生产之中,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这种勤劳朴实的生活方式让人感受到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而“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则生动地刻画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模样,他们虽然还不懂得如何参与农事活动,但却模仿大人,在桑树荫下学习种植瓜果,这不仅表现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亲密无间的感情。
夏天,烈日炎炎,但田野里依旧充满生机。“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这一句描绘了夏日果园里的丰收景象以及农田中的作物状态,金黄的梅子、饱满的杏子挂满枝头,洁白的麦花点缀着绿油油的菜地,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同时,“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则进一步渲染了乡村夏日特有的静谧气氛,长长的白昼使得人们更加专注于手中的工作,而篱笆旁鲜有人迹,只有蝴蝶和蜻蜓自由自在地飞翔,给寂静的环境增添了几分灵动之感。
秋天,稻谷成熟,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空气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此句通过嗅觉与听觉相结合的方式,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希望与欢乐的世界。站在稻田边,闻着阵阵稻花散发出来的清香,耳边传来阵阵蛙鸣,仿佛是在庆祝即将到来的丰收季节。此外,“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则从视觉角度出发,描绘了一幅雨夜行舟图,乌云密布使得整个乡间小路变得漆黑一片,唯有江面上渔船上的灯火闪烁着微弱却温暖的光芒,为孤独的旅人指引方向,也寄托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的感慨。
冬天,寒风凛冽,大地进入了休养生息的状态。“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句诗简洁凝练,却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内涵。在寒冷的冬夜,柴门外偶尔传来几声狗叫,似乎是在提醒主人有客人来访。这样的场景既平凡又温馨,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外奔波归来的人们,在经历了风雪交加的日子后终于回到了温暖的家中,享受片刻安宁。另外,“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则塑造了一个孤独而又坚韧的形象,一位渔夫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独自一人坐在小船上垂钓于冰天雪地中,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某种追求与寄托。
总之,《田时田园杂兴》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既平凡又充满诗意的田园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