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气块砌筑规范
加气混凝土砌块(简称“加气块”)是一种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因其轻质、保温、隔热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然而,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气块砌筑必须遵循严格的规范和标准。以下是加气块砌筑的基本规范要点。
首先,在施工前需要对材料进行严格检查。加气块应表面平整、无裂缝、无缺棱掉角,且含水率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不超过15%)。同时,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强度等级和规格型号,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T 11968)的规定。
其次,砌筑前需做好基层处理工作。墙体底部通常铺设三皮烧结普通砖或混凝土坎台,高度不低于200mm,以防止潮气侵入。此外,墙体与梁底之间预留适当空隙(约30-50mm),以便后续填充膨胀剂或其他柔性材料。
第三,加气块砌筑时要采用专用砂浆,并严格按照配合比拌制。施工过程中应避免干砖上墙,保证砌块湿润程度适中。砌筑时要错缝搭接,上下层错缝长度不少于砌块长度的1/3;灰缝厚度控制在15-20mm左右,水平灰缝饱满度不得低于85%,竖向灰缝则应填满压实。
第四,为增强结构稳定性,加气块墙体应设置拉结筋或钢筋网片。沿墙高每隔500mm放置一道2Φ6拉结筋,每边伸入墙体内不少于1m;转角及交接处还需增设构造柱或圈梁,以提高抗震性能。
最后,加气块砌体完成后应及时养护。冬季施工时可采取覆盖保温措施,夏季则要注意保湿防晒,避免因温差过大导致开裂现象发生。此外,外墙抹灰前应完成防渗漏试验,确保防水效果良好。
总之,加气块砌筑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只有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才能实现经济、环保与实用性的统一,从而建造出高质量的建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