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是清代李毓秀所作,依据孔子的教诲编写,旨在规范儿童行为品德。其核心内容为“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强调在家孝顺父母,在外尊敬兄长,言行谨慎守信,博爱众人。全文共360句,1080字,以三字一句的形式阐述儒家思想,涵盖尊师重道、诚实守信、勤学苦练等美德。
文章如下:
《弟子规》作为中国传统启蒙读物,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递深刻的人生哲理。它从家庭伦理入手,教导孩子如何与家人相处,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同时,书中提倡友爱互助,“兄道友,弟道恭”,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此外,《弟子规》还注重个人修养,要求“事勿忙,忙多错”,告诫人们做事不可急躁冒失。在现代社会,《弟子规》依然具有重要价值,它不仅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也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通过学习《弟子规》,我们能够汲取古人的智慧,成为有道德、有担当的新时代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