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景公,名獳,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国君,他在位期间,晋国国力强盛,是诸侯中的霸主之一。然而,关于他的死亡,《左传》和《史记》中都记载了一则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
据《左传》记载,晋景公晚年身体虚弱,曾梦见自己与两位已故的大夫斗争。这梦让他感到不安,不久后,他生病卧床不起。一次,他请来一位名叫缓的医生为他诊治。缓经过诊断后对他说:“您的病源于上焦和下焦之间的问题,需要时间慢慢调理。”然而,晋景公听后大怒:“你是不是说我的病无法治愈?如果是这样,何必浪费药材?”缓见状,只好回答:“您的病确实难以在短时间内治愈,但如果努力调养,或许还能延长寿命。”
晋景公听后更加焦虑,他怀疑缓是在拖延时间,于是命人将缓驱逐出境。然而,病情并未因此好转,反而日益加重。后来,晋景公梦见自己在与两位大夫争斗,醒来后便感不适,最终因病重不治而去世。
这段故事不仅反映了晋景公的疑心病重,也揭示了古代医学的局限性。同时,这也成为后世关于“梦兆”与疾病关联的一个经典案例。晋景公之死,与其性格和决策失误密切相关,也为晋国后来的内乱埋下了伏笔。他的离世标志着晋国霸业走向衰落,同时也预示着春秋时代即将进入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