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点睛
在古老的东方,有一座宁静的小村庄,村中住着一位名叫阿成的少年。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尤其擅长描绘山水和动物。然而,尽管他的画技日益精进,却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
一天,村里来了一位游历四方的画家。这位画家技艺超群,画中的景物仿佛活了一般。村民们纷纷围观看热闹,阿成也挤进去,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幅正在绘制的巨作——一条盘旋而上的巨龙。
画家手中的笔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什么。他转头对围观的人说道:“这幅画已接近尾声,但还差最后一步——点睛。”众人疑惑地看着他,不知道“点睛”是什么意思。画家微微一笑,提起笔,在龙的眼睛上轻轻一点。刹那间,整个画面似乎都生动起来,那条龙仿佛从画布上跃然而出,直冲云霄!
阿成被深深震撼了。他跑回家,拿出自己的画具,尝试模仿刚才的情景。他画了一只栩栩如生的老虎,可是无论怎么努力,总觉得少了点神韵。于是他想起画家的话,“点睛”,也许这就是关键所在。
经过几天的思索与练习,阿成终于明白,所谓的“点睛”,不仅是指绘画时的技法,更是一种赋予作品灵魂的能力。从此以后,他的画作逐渐变得灵动传神,人们纷纷称赞他的作品为“神来之笔”。
后来,阿成成为远近闻名的大画家,而“画龙点睛”也成为流传千古的智慧结晶,提醒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抓住重点,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