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知识 > 正文

小至杜甫

来源:网易  编辑:宁顺翠综合知识2025-04-15 02:01:20

《小至》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描写冬至时节景象与心境的诗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更寄托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诗中开篇便描绘了冬至临近时的天气特征:“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这句既点明了时间流转之快,也暗示着寒冬即将过去,春天的脚步渐近。自然界遵循着自身的规律,阴阳消长交替,而人类社会同样如此,岁月如梭,人事变迁,不可逆转。这种对自然法则的敏锐感知,体现了杜甫对天地运行之道的敬畏。

接着,诗人进一步刻画了冬至当天的生活细节:“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古代人们在冬至这一天的习俗活动。女子们忙着刺绣增添衣物,为抵御寒冷做准备;乐师们用芦苇制成的律管测候,观察灰烬的变化以预测节气。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温馨和谐的社会氛围。

最后,诗人将目光投向自身,“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他想象着岸边的柳树正等待着腊月的到来慢慢舒展枝条,山中的梅花也在寒风中孕育着绽放的希望。这里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面对人生的低谷,他并未绝望,而是怀揣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坚信困境终会过去,新的生机总会到来。

整首诗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通过对冬至这一特定节气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怎样的逆境,只要心存希望,就能迎来转机。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