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不要做你的共同好友
在这个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密。然而,有时候这种“紧密”却让人感到不适甚至尴尬。比如,当你发现自己的社交圈里突然多了一个“共同好友”,而你们之间并没有太多交集时,那种微妙的感觉可能只有当事人才懂。
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某天,我发现一个许久未联系的老同学竟然成了我的“共同好友”。她是我初中时的同桌,但毕业后我们就再也没有说过话。后来偶然得知她去了另一座城市读大学,并且似乎过得很好。偶尔在朋友圈里看到她的动态,照片里的笑容明媚灿烂,仿佛完全活出了另一种人生。而我呢?还在为生活中的琐事奔波忙碌,偶尔会因为工作压力或情感困扰而感到疲惫不堪。
于是,当这个“共同好友”出现的时候,我心里其实有点抗拒。一方面,我不确定是否应该主动去打招呼;另一方面,我又担心如果真的聊起来,彼此之间会找不到话题,反而让这份久违的联系显得生硬和疏离。更糟糕的是,这种“共同好友”的存在本身就像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曾经熟悉,却又渐渐走远的事实。
或许有人会觉得,既然已经是朋友了,为什么不能试着重新建立联系呢?可对我来说,“共同好友”这个词本身就带着某种模糊性,它既不是完全陌生,也不是真正亲密,更像是夹在两者之间的一种尴尬状态。我不想因为一次不痛不痒的互动,而让彼此都陷入一种更加复杂的局面。
所以,最终我还是选择保持距离。与其勉强维持一种形式上的友谊,不如让彼此都保留一点自由的空间。毕竟,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些人注定只能成为生命中的过客,而不是永远的伙伴。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不珍视友情,而是我觉得真正的友谊需要时间和真心去浇灌。如果有一天,我们再次相遇并且有足够的话题可以延续下去,那么我会很愿意重新接纳这段关系。但在那之前,我宁愿选择做一个安静的旁观者,看着对方在自己的世界里发光发热。
因此,对于那些突如其来的“共同好友”,我的答案始终是:我才不要做你的共同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