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组边塞诗,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其第四首:“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首诗通过对边疆战场的描写,展现了戍边将士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诗中,“青海长云暗雪山”描绘了一幅壮阔而略显压抑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飘荡着浓厚的云层,遮蔽了远处白雪皑皑的山峰。这一句不仅勾勒出西北边疆特有的自然景象,也暗示了战争环境的恶劣与紧张气氛。“孤城遥望玉门关”则进一步点明地理位置,将读者的视线引向遥远的玉门关。玉门关作为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象征着国家边防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
接下来,“黄沙百战穿金甲”,直接刻画了戍边将士长期征战的生活状态。他们身处漫天黄沙之中,经历无数次战斗,连坚固的铠甲都被磨穿。这短短七个字,浓缩了无数艰辛与牺牲,凸显出战士们坚韧不拔的意志。“不破楼兰终不还”,则是全诗的核心所在,表达了将士们坚定的决心和必胜信念。即使面对重重困难,他们也誓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充分体现了保家卫国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是对边塞风光的真实写照,又是对英雄气概的高度赞扬。它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军人的伟大精神,同时也激励后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