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寒
六月本是盛夏时节,阳光明媚,万物生长。然而,在某个偏远的小村庄里,却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寒意。村口的老槐树下,人们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着什么,脸上写满了忧虑。
“听说了吗?今年的天气反常得很。”一个穿着粗布衣衫的大叔叹息道,“往年这个时候,田里的稻谷都已经抽穗了,可现在……你看那地里,干裂得像龟壳一样。”
旁边一个妇人接话:“可不是嘛!我家的玉米才长到膝盖高,照这样下去,今年怕是要绝收了。”她的声音带着哽咽,显然是对生计发愁。
村里的老支书缓缓站起身来,捋了捋花白的胡须,沉声说道:“大家别急,政府已经派人来调查了。这天气异常可能与气候变化有关,但咱们不能坐以待毙。大家先想办法抗旱,把能保的保住。”
村民们点头称是,随即各自散去。小路上,一个少年背着竹篓匆匆走过。他叫阿强,是村里唯一考上大学的孩子。此刻,他正赶回家帮忙。母亲正在院子里挑水浇菜,见儿子回来,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苦笑着说:“你回来得正好,帮把手吧。”
阿强放下竹篓,挽起袖子就加入了劳动。他一边挖沟引水,一边思索着如何改变现状。“如果能有更多现代化的灌溉设备就好了。”他喃喃自语。
夜幕降临,村里的灯光显得格外温暖。阿强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面:未来的村庄,太阳能发电驱动水泵,无人机精准施肥,农田绿意盎然。他决定,等毕业回来后,一定要为家乡做点事情。
尽管六月寒风刺骨,但每个人心中都燃起了希望的火焰。或许,这就是生活的韧性所在——即使面对困境,也要努力寻找出路,让春天重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