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知识 > 正文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的意思

来源:网易  编辑:杨辉武综合知识2025-04-20 02:25:03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黄昏的景象:夕阳西下,苍茫的群山在暮色中显得更加遥远;寒冷的天气里,简陋的茅屋更显清贫。通过这短短十个字,诗人不仅勾勒出自然环境的萧瑟与孤寂,也传递出一种人情冷暖和生活的艰辛。

这首诗讲述的是诗人在风雪交加的日子里投宿于一位山中老翁家的经历。日暮时分,他行走在蜿蜒的山路上,远处的苍山仿佛与天际融为一体,显得遥不可及。此时,寒意袭来,让人倍感孤独无助。而当他终于抵达目的地时,看到那间简朴的茅屋,虽不奢华却充满温暖,更衬托出旅途中的凄凉。这里的“白屋”不仅仅指房屋本身的颜色,还暗示了居住者的生活状态——贫穷但朴实。

从艺术角度来看,“日暮苍山远”运用了远景描写手法,将读者的目光引向远方,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天寒白屋贫”则侧重近景刻画,通过色彩对比(如白色屋顶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反差)以及情感渲染(“贫”字饱含同情),让读者能够深切体会到诗人的内心世界。此外,这两句诗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生就像这场漫长的旅程,在追寻理想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心中有希望,最终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

总之,《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以其简洁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的画面以及丰富的情感内涵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更是其中最富诗意的部分,它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引发了人们对生活本质的思考。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