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知识 > 正文

月夜忆舍弟古诗

来源:网易  编辑:闻康紫综合知识2025-04-20 20:20:37

《月夜忆舍弟》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写秋夜的月色,抒发了诗人对弟弟的深切思念之情。

诗的开头“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描绘了一幅荒凉冷寂的画面:边境上战鼓敲响,行人绝迹,只有一只孤雁在秋天的夜晚哀鸣。这种环境渲染出一种孤独与凄凉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接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两句直接点题。“露从今夜白”不仅写出了季节的变化,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而“月是故乡明”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虽然月亮本身并无差异,但在诗人眼中,故乡的月亮似乎更加明亮、温暖,这正是思乡情感的集中体现。

最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道出了兄弟离散的悲痛。“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进一步强调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以及通信的艰难。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自然景物的描写,又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无奈。

总之,《月夜忆舍弟》通过对月色的细腻刻画和对兄弟情谊的真挚表达,展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它不仅仅是一首怀念亲人的诗篇,更是那个动荡时代无数家庭遭遇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