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画家文同。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居士,是“湖州竹派”的开创者,以其精湛的画竹技艺闻名于世。
文同擅长画竹,他长期观察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下的形态变化,对竹子的生长规律了如指掌。他曾说:“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这句话体现了他对自然万物深刻的理解和尊重。正因为如此,他的画作不仅形似,更注重神韵,达到了“胸有成竹”的境界。
传说有一次,有人请文同画竹,文同却笑着问:“画竹之前,你见过竹子吗?”那人回答说:“当然见过。”于是文同从容地提笔挥毫,一气呵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竹子跃然纸上。这就是成语“胸有成竹”的由来,形容做事前已有充分准备,心中有数,因此能从容应对。
文同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还是一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人。他一生致力于艺术创作,淡泊名利,常以诗文自娱,生活简朴。他的作品和思想影响了后世无数艺术家,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文同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或追求什么目标,只有深入实践、用心体会,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