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一部讽刺小说,通过描绘士人阶层的众生相,揭示了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虚伪。其中最著名的角色之一是范进。范进是一个典型的寒门学子,他屡试不中却始终执着于科举之路。终于,在五十四岁时中举,却因喜极而疯。这一情节深刻讽刺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摧残。范进的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功名利禄的狂热追求,同时也展现了底层读书人在现实压迫下的无奈与悲哀。
此外,严监生也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他吝啬成性,临终前还因为多点了一根灯草而不肯瞑目,最终被妻子剪掉灯草才安然离世。这个细节将他的贪婪与吝啬刻画得淋漓尽致,成为文学史上经典的吝啬鬼形象。通过这些人物,吴敬梓不仅批判了封建礼教和科举制度,也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