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知识 > 正文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来源:网易  编辑:严舒坚综合知识2025-04-25 12:47:42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这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在《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描绘的一幅冬日景象。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冷孤寂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自然环境的萧瑟与人间生活的艰辛。

日暮时分,夕阳西沉,苍茫的群山仿佛与天际融为一体,显得更加遥远而深邃。那是一种静谧又略带压抑的美,如同人生的某些时刻,让人感到无尽的孤独与渺小。天地之间,寒风凛冽,万物凋零,一切都被笼罩在一片冷色调之中。这种寒冷不仅来自自然气候,更像是一种心灵上的刺骨侵袭,让人心生惆怅。

与此同时,“天寒白屋贫”则将目光聚焦于人类生活。“白屋”通常指简陋的茅草房,象征着贫穷与困顿。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的生活无疑是艰难的。然而,正是在这种艰苦条件下,却透露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和对生存的执着追求。尽管物质匮乏,但人类依然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栖身之所,与自然共存共生。

这句诗不仅写出了自然景观的壮阔与冷峻,也反映了社会底层百姓的真实境遇。它提醒我们,在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便利之时,不要忘记那些仍在为基本生存而努力的人们。同时,它还蕴含着一种哲理: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只要心中有希望,就能找到前进的方向。正如古人所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只有经历过寒冬的洗礼,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韧性与珍贵。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