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巨匠。他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庄园长大,从小就对社会不公和人性本质充满思考。
托尔斯泰早年进入喀山大学学习法律,但未能毕业便返回庄园管理土地。这段经历使他对农民生活有了深刻了解,也为后来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素材。1852年,他的第一部作品《童年》发表,从此步入文坛。此后,《少年》《青年》等自传体小说相继问世,展现了个人成长与心灵探索的历程。
托尔斯泰最著名的代表作包括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以及晚年完成的《复活》。这些作品不仅艺术成就卓著,还深刻揭示了社会矛盾和个人道德困境。他主张通过文学反映真实的社会问题,并呼吁人们追求精神上的完善。
除了文学成就,托尔斯泰还是一个坚定的道德改革者和社会活动家。他提倡非暴力主义,反对沙皇专制统治,倡导爱与和平的理念。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甘地、马丁·路德·金等后来的伟大人物。
晚年的托尔斯泰因与家庭理念冲突而离家出走,最终病逝于一个小车站。他的思想和作品至今仍激励着无数读者去反思人生的意义和社会的责任。托尔斯泰的一生,是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