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孙权劝学原文译文】一、文章总结
《孙权劝学》是出自《资治通鉴》的一篇经典文言文,讲述了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鼓励其部下吕蒙学习的故事。文章通过孙权对吕蒙的劝导,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并展示了吕蒙在学习后的巨大进步,体现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道理。
本文语言简洁,寓意深刻,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对现代人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它告诉我们:无论年龄大小,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有所成就。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文言文原文 | 白话译文 |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身居要职,不能不学习啊!” |
蒙辞以军中多务。 | 吕蒙推辞说军中事务太多。 |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让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是应当广泛阅读,了解过去的事情罢了。你说事务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好处。” |
蒙乃始就学。 |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 等到鲁肃经过寻阳时,和吕蒙讨论议事,非常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能和谋略,已经不再是以前吴下那个吕蒙了!” |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吕蒙说:“士人分别三天,就应该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大哥你怎么这么晚才明白呢!” |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 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告别。 |
三、文章要点总结
- 主题思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不论年龄大小,只要努力,就能取得进步。
- 人物形象:
- 孙权:善于劝导、重视人才。
- 吕蒙:从懒惰到勤奋,最终获得成长。
- 鲁肃:赞赏他人,体现尊重。
- 名句引用:“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 现实意义:鼓励人们不断学习,提升自我,不要因现状而停滞不前。
四、结语
《孙权劝学》虽篇幅短小,却蕴含深刻的哲理。它不仅是古代教育思想的体现,也是现代社会中值得借鉴的学习态度。我们应从中汲取力量,珍惜学习机会,不断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