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蒌蒿满地芦芽迟日江山丽】一、
“蒌蒿满地芦芽迟,日江山丽”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这句诗描绘了早春时节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象,表现出自然景色的清新与生机。其中,“蒌蒿”是一种水生植物,常在春天生长;“芦芽”是芦苇的嫩芽,象征着新生;“日江山丽”则点出了阳光照耀下山河壮丽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活力和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二、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诗句出处 | 宋代·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原文 | 蒌蒿满地芦芽短,春江水暖鸭先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诗句解析 | “蒌蒿满地”描绘了水边植物茂盛的景象;“芦芽迟”说明芦苇尚未完全生长,暗示初春时节;“日江山丽”表现阳光照耀下的山河美景。 |
意境 | 表现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和谐美,充满诗意与画面感。 |
作者背景 |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
诗歌主题 | 春天的美景与自然的变化,体现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审美情趣。 |
文学价值 | 简洁生动,意境深远,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
三、结语
“蒌蒿满地芦芽迟,日江山丽”不仅是一句描绘自然风光的诗句,更是一种对生活美的感知与表达。它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也能感受到四季变换带来的宁静与美好。无论是作为文学欣赏还是生活感悟,这首诗都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