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十三州概述
大汉时期,全国被划分为十三个重要的行政区域,即所谓的“大汉十三州”。这些州不仅是汉朝的监察区,也是地方行政的基石。它们分别是司州(司隶校尉部)、豫州、冀州、兖州、徐州、青州、荆州、扬州、益州、凉州、并州、交州和幽州。
司州,作为京师周围的核心区域,其治所在洛阳,辖境大致包括今天的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及陕西渭河平原。豫州则位于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涵盖了今天的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冀州则包括了河北中部和南部、山东西部以及河南北部,其治所在常山国高邑县。
青州位于山东半岛地区,是《尚书·禹贡》中记载的古九州之一。徐州则位于淮河以北、泰山以南,涉及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及山东南部。荆州和扬州则分别涵盖了湖北、湖南大部以及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福建等省的部分地区。
益州和凉州则分别位于中国的西南和西北地区。益州包括了今天的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大部以及陕西、甘肃、湖北的一小部分。而凉州则相当于今天的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青海湟水流域,以及陕西西部。
并州和交州则分别位于中国的北部和南部边缘。并州包括了山西、内蒙古自治区、河北、陕西的部分地区。交州则涉及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部分,以及越南的一部分地区。幽州则位于今天的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及朝鲜西北部。
大汉十三州不仅是汉朝行政区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