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豆燃萁》这一典故出自中国古代,与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魏的奠基人曹操之子曹植有关。曹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才华横溢、诗文优美著称于世。《七步诗》便是他流传后世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用以表达兄弟之间的情谊以及对不义之举的不满。
据传,曹植的哥哥曹丕即位为魏文帝后,因嫉妒曹植的才华和声望,便有意加害于他。有一次,曹丕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完成一首诗,否则将处以重罚。面对此情此景,曹植才思敏捷,在短短几步之内吟出了著名的《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曹植卓越的文学才能,也表达了他对兄弟相残的深深哀痛和无奈。
通过这个故事,“煮豆燃萁”后来被用来比喻兄弟间互相争斗,骨肉相残的情景,成为了一个富含哲理与情感的成语,警示人们要珍惜手足之情,避免无谓的内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