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BRICS)这一称呼来源于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中国(China)和南非(South Africa)五个国家的英文首字母缩写“BRICS”与“bricks”(砖块)相似,因此得名。金砖国家的概念最早由美国高盛公司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在2001年提出,旨在强调这五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和潜力。
金砖国家作为一个非正式的国际合作机制,自2006年以来定期举行领导人会晤,讨论全球经济治理、可持续发展、反恐等议题,并寻求在多边场合中加强协调与合作。尽管五国之间存在文化、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差异,但共同致力于推动国际秩序更加公正合理,促进全球经济增长与稳定,增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
近年来,金砖国家通过设立新开发银行(NDB)、应急储备安排(CRA)等机构,为成员国及全球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助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同时,金砖国家还积极探索数字货币、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合作,力求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中发挥更大作用。
总之,“金砖国家”之称不仅反映了这五个国家在全球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提升,也体现了它们希望通过集体力量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平等发展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