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这部小说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众多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其中“温酒斩华雄”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情节,出自小说的第五回。
在《三国演义》的故事中,“温酒斩华雄”这一段发生在董卓专权时期,孙坚攻打汜水关时。当时董卓手下有一员大将名叫华雄,武艺高强,在汜水关外连斩数将,使得联军士气低落。这时,关羽自告奋勇出战,曹操敬酒给关羽壮行,关羽表示酒可以先放在一边,待他斩了华雄后再来喝也不迟。随后关羽骑上赤兔马,提刀出战,最终斩杀了华雄,并带着华雄的首级返回。这时曹操敬的酒还是热的,因此有了“温酒斩华雄”的说法。
需要注意的是,《三国演义》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与历史事实有所出入。历史上关羽斩杀华雄的情节并不真实存在,这是罗贯中为了突出关羽形象而创作的一个虚构情节。不过这个故事却因为其精彩和富有戏剧性而被广泛流传,成为《三国演义》中最受欢迎的经典桥段之一。
至于电视剧版的《三国演义》,不同版本的电视剧对原著的改编程度各不相同。一般来说,“温酒斩华雄”这一情节通常出现在电视剧的前几集中,大约是在第2集至第4集之间,具体集数可能会根据不同的电视剧版本有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