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晚清的重要政治人物,咸丰帝的妃嫔
慈禧太后,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是晚清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同治、光绪两朝的实际统治者。她生于1835年,逝于1908年,一生历经了清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
慈禧原本是咸丰帝的妃嫔,于1852年入宫,初赐号兰贵人(也有说法为懿贵人),次年便晋封为懿嫔。1856年,她生下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即后来的同治帝,因此晋封为懿妃,次年又晋封为懿贵妃。
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慈禧与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并尊为皇太后,开始了她在晚清政坛的辉煌历程。她联合慈安太后和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诛杀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了“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此后,她多次垂帘听政,掌握了清朝的实际统治权。
慈禧太后在晚清政治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她的决策和行动对清朝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她的统治也备受争议,有人赞扬她的政治手腕和智谋,也有人批评她的专制和腐败。
总的来说,慈禧太后是晚清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人物,她以咸丰帝的妃嫔身份入宫,最终成为了清朝的实际统治者。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既有辉煌的时刻,也有备受争议的时刻。